冬奥赛场上,陷入中美政治和民族主义漩涡的华裔运动员

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体育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冬奥赛场上,陷入中美政治和民族主义漩涡的华裔运动员AMY QIN2022年2月17日周二,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谷爱凌为中国获得银牌。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北京——当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巍为美国赢得奥运会金牌时,中国的官方媒体基本无视他的胜利。中国是他父母出生的地方。出生于加州的滑冰运动员朱易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场,当她在冰上摔倒时,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告诉她“滚回美国”。当谷爱凌为中国赢得滑雪金牌时,中国人民将她视为民族的骄傲。但在她出生和受训的美国,一些保守的政治评论人士称她忘恩负义。一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运动员登上体育界的全球最高舞台,就成为爱国主义情绪——有人说是民族主义情绪——批评的对象。华裔美国奥运选手曾是连接两国的桥梁,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如今越来越被视为超级大国间更广泛地缘政治角力的代理人。广告在中国,复兴的民族主义意味着即使在公民之间,任何人即使表达最温和的批评也可能被斥之为不爱国。但对华裔美国人的审视在其他方面往往也十分严厉。他们被认为是中国大家庭的一部分,被期望表现出忠诚,但也是不被信任的局外人。在不同的时刻和情绪中,他们可以被视为祖国的叛徒,也可以被看作为民族争光的英雄。在上周的自由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中国体育迷为谷爱凌欢呼。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对于运动员来说,选择为哪个国家参赛往往出于个人因素或实际因素。与美国和中国都有联系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也是理所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跨越两种文化、地域和语言的环境下长大。“当我在中国时,我是中国人,当我去美国时,我是美国人,”18岁的谷爱凌经常这样回答关于她决定为中国参赛的问题。谷爱凌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加州的谷爱凌由母亲在那里抚养长大。她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小时候经常去北京。但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日益恶化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这些运动员难以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这些年轻运动员选择一方,以某种方式证明他们忠诚度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研究亚裔美国人历史的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吴迪安说。广告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招募外国出生的运动员,以提高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机会。现在中国也在海外寻找人才。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大约有30名代表中国参赛的运动员是归化的中国公民,大多数是为男子和女子冰球队效力。不过,在美国,没有人像谷爱凌那样受到如此严格的审视。她已经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两枚奖牌。谷爱凌表示,她决定代表中国参赛是出于在中国发展这项运动的愿望。她感谢美国和中国对她的培养。但双方的一些评论人士却把奥运会当成战场,用“背叛”和“忠诚”这样的辞藻来形容运动员。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威尔·凯恩说,谷爱凌“背叛了这个不仅抚养她长大,而且把她变成世界级滑雪运动员的国家”,这是“忘恩负义”。谷爱凌在大跳台项目中为中国夺得金牌,但中美媒体对她在奥运会上的成功看法不一。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然而,在中国,谷爱凌迅速成为了超级明星。许多中国人痴迷于她浓重的北京口音、她成功的模特事业以及有关她近乎满分的SAT成绩的报道。她获得了许多中国顶级品牌的高价代言,包括京东、中国银行和安踏等。尽管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追捧,但谷爱凌也如在走钢丝一般。到目前为止,她一直拒绝回答人们反复提出的她是否放弃了美国护照的问题。(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广告最近退休的中国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的主编胡锡进周日警告,中国的宣传机构对谷爱凌的宣传不宜拔高,暗示尚不清楚她再过几年会认同哪个国家。他写道:“在谷爱凌的问题上,中国的国家荣誉和信誉不能有风险。”言下之意是,仅靠血缘已经不足以让华裔美国运动员受到中国的欢迎。相反,现在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遵守中国日益苛刻(有些人认为根本不切实际)的期望。出生于加州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贝弗莉·朱以朱易的名字为中国队参赛,不能流利地讲中文是对她的第一个打击。然后,她在比赛中摔倒了几次,令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对她发起了一波攻击,其中许多都很难听。许多网友说她“丢人”,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暗示,朱易之所以取代中国出生的滑冰选手,在中国奥运代表队中获得一席之地,只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位从美国到北京大学工作的计算机科学家,拥有杰出的地位。这样的攻击实在太激烈,以至于中国的互联网审查机构介入压制这些尖酸刻薄的言论。周三,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结束后,朱易向镜头飞吻。她没有获得决赛资格。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这种负面情绪部分源于对美国的幻灭,以及中国人认为华盛顿不公平地煽动对北京的敌意,试图阻止中国崛起。“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觉得身为美国人很了不起,”在中国出生、现居北京的华裔美国作家洪晃说。“但是随着两国之间的政治掉进了无底洞,中国人觉得他们不应该——或者不能——赞美一个一直指责他们的国家。”广告中国对一些运动员的反应说好听点是无动于衷,说难听点是冷嘲热讽。上周,中国官方媒体对美国花样滑冰选手陈巍在男子个人项目上获得金牌一事明显保持沉默,而是更关注获得第四名的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以及获得第九名的中国花样滑冰选手金博洋。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发表评论称,这位美国运动员的成就不值得关注,因为在他们看来,他有辱华行为。陈巍最初是在2018年的冬奥会上惹恼了中国公众,当时他伴着2009年的电影《毛泽东时代的最后舞者》(Mao 's Last Dancer)滑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叛逃的中国芭蕾舞演员的故事。(陈巍上周表示,他选曲时并不了解这首曲子的整体背景。)然后,去年10月,陈巍支持他的队友埃文·贝茨表达对中国人权记录的担忧,这在中国引发了更多批评。“我同意埃文说的,”陈巍当时说。“我认为要发生更大的变化,必须有超越奥运会的力量。必须是大规模的改变。”陈巍在男子单人滑比赛中获得金牌。 Hiroko Masuike/The New York Times20年前,中国把花样滑冰运动员关颖珊和网球运动员张德培等人视为文化大使。代表美国参赛的华裔乒乓球运动员庄永祥回忆说,2008年他回到北京参加夏季奥运会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庄永祥于1990年移居美国,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在他参加的一场比赛中,有一群中国球迷聚在一起,向他喊出鼓励的话。广告“你能想像吗,我18年前离开这个国家,他们却在这里为我加油,”庄永祥回忆说。“然后我简直不能打球了,我太激动了。”他说,这次观看奥运会,感觉气氛完全不同。“看看今天的两国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政治和竞争时,有点让人伤心,”庄永祥说。“真让人遗憾。”Li You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Amy Qin是《纽约时报》中国记者,负责报道文化、政治和社会交叉议题。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她: @amyyqin。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专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昵称与中国体育迷的网络狂欢2022年2月16日

华裔选手陈巍夺冠在中国遭冷遇2022年2月11日

冬奥明星谷爱凌能否飞越地缘政治分歧2022年2月5日

朱易摔倒引嘲讽,归化运动员受争议2022年2月8日

北京冬奥会背后的“经济账”2022年2月15日

最受欢迎泰国和柬埔寨为何交火?这里是一份快速指南中国在太空通信领域为何远远落后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美国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芯片是一个严重错误林语堂“明快”中文打字机如何重现世间越让拆,他越往上盖:当“钉子户”建起一座“城堡”从边境小城满洲里看中国如何支撑俄罗斯经济中欧峰会难解分歧,贸易、稀土和乌克兰问题成博弈焦点微软称中国黑客利用SharePoint漏洞发起攻击行动压价、内卷、加剧通缩:中国企业过度竞争的恶性循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欧承诺合作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恭喜!外媒评选西甲第24轮最佳阵容,武磊入选,搭档格列兹曼
【足球世界杯预选赛】梅西“戴帽” 阿根廷逆转厄瓜多尔晋级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