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赛第一名的团队领奖。
如今,这项只有“2岁”的赛事吸引的绝大多数都是“资深牌友”,甚至包括上海的象棋大师单霞丽以及上海棋迷口中的“董大师”董旭彬这样的忠实爱好者,而且他们在第一届比赛中就拿下了亚军。
“大怪路子是上海人传统的体育赛事,是我们老百姓参与度非常高的棋牌赛事。”单霞丽透露,20多年前,大怪路子就已在上海拥有专门的赛事,“大怪路子的比赛其实有二十多年历史,当时我记得比赛在体育局的机关大楼里,一样很热闹。”
这种源于街头巷尾的弄堂文化,加上20多年前就兴起的赛事底蕴,大怪路子才能在上海棋牌圈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支持赛事。
就如单霞丽所说,“现在有很多品牌对这项赛事进行支持,也希望通过这项赛事,大怪路子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象棋大师单霞丽也是大怪路子爱好者。
不求红遍全国,但求传承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届赛事里,主办方更多是通过邀请制和报名制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比赛,而第二届赛事组织和赛制就有了全面升级,加入了复式赛制以避免运气成分并提高比赛的公平性。
“去年还是以热身赛的形式为主,但得到了参赛者的认可,所以我们今年决定提高水平,加入复式来避免偶然性。”作为赛事冠名以及支持方的适途科技董事长魏宏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更注重公平性后,很多高水平的牌友都来了。”
在上海象棋界颇有人气的“董大师”董旭彬就是一位大怪路子高手,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从十七八岁就开始接触大怪路子,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参与其中,“很高兴在各方的努力和推动下,这项赛事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第一轮比赛就能看出,如今参赛选手的水平明显高于去年,而且复式的打法也要求更默契的团队配合。”
其实,大怪路子作为“上海的桥牌”,一直对上海的象棋名家们有不小的吸引力,除了单霞丽和董旭彬,象棋泰斗胡荣华就曾亲力亲为推广休闲棋牌并且参与制定了“大怪路子”的赛事规则,如今比赛用的“胡氏规则”正源于此。
本次超级联赛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参赛。
既然这项大怪路子承载着几十年的弄堂文化,又有象棋大师们的参与,那么它能否“复制”掼蛋的发展道路,从地方走向全国,甚至进入智力运动会呢?
“大怪路子我们一直有在推广,但在外省市确实缺少一些群众基础,而且相比于掼蛋,这个牌类要凑齐六个人比较难。”谈起大怪路子的发展,董旭彬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其中的难点,“目前参与的更多都是铁杆粉丝。”
不过,在宋迎琰看来,他们坚持举办这项赛事的初衷,不是为了“爆火”而是传承文化,“在我们俱乐部,从‘70后’到‘90后’的爱好者都有,但主要还是在‘70后’和‘80后’,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不要让这种弄堂文化和上海桥牌流失掉。”
通过两年的办赛,宋迎琰也看到了“破圈”的希望,至少在赛事赞助上,来自湖北赤壁的保爷车衣就连续两年赞助赛事。按照保爷车衣渠道经理程佳佳的说法,“我们也赞助球类运动和电竞,但选择大怪路子是因为这项牌类的调性和我们企业很像,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理念,所以我们会一直支持这项赛事。”
相比于掼蛋,大怪路子确实更强调团队协作和博弈,同时也更需要布局,这也体现在了超级联赛的办赛上。
“现在大怪路子有明显的断层,‘80后’的牌友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希望明年能够走进校园,一步一步让超级联赛变成一个更大的平台。”魏宏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秉持着“长期主义”在办赛,“我们希望越做越大,能够让上海的这个牌类和它的文化继续下去。”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